竞技宝JJB登录高校体育课花样翻新(健身视野)

  新闻资讯     |      2025-05-15 11:35

  图①:云南大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热身。 汪 震摄 图②:青岛城市学院学生在练习皮划艇。 青岛城市学院供图 图③:北京大学学生在数字体育课上体验智能单车。 邱子睿 瞿王烨摄影报道

  高校体育课花样翻新——新技术让课堂更“智慧”、体育俱乐部让选项更丰富、科学指导让锻炼更高效……种种创新举措催生“爆款”,得到众多师生的好评,更推动了高校体育教育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的智慧健康驿站内,一场充满趣味的数字体育课正在进行。“加油呀,超过他!”伴随着呼喊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生李皓夫与3名同学正进行划船机比拼。教室前方的大屏幕实时显示着4艘“小船”的运动轨迹,画面中的鳄鱼仿佛也在催促他们加速冲刺。

竞技宝JJB登录高校体育课花样翻新(健身视野)(图1)

  动感单车、划船机、滑雪机、登山机……不到200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着多种智能运动设备。“借助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我们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各种户外运动。”说完,李皓夫和同学们又兴冲冲地站上滑雪机,拿起雪杖、戴上智能眼镜,在“雪道”上驰骋。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引入新兴技术成为改进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方向。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主任钱俊伟介绍,开设数字体育课是学校数字体育“十个一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积极推进智慧场馆、健康驿站等项目建设,为数字体育课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2024年春季学期,北京大学正式推出全国高校首例使用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数字体育课,一经推出便被抢报一空。“课程涵盖体育锻炼、体育科学、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和健康管理等内容,依托智慧设施,让学生在模拟竞技中提升运动兴趣、竞技宝JJB登录培养综合能力。”钱俊伟说。

  “我今天已经消耗了200多卡路里!”谈及数字体育课,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宋逸菲表示,课堂更有趣了、运动更科学了。学生们在课前领取配套手环,心率等实时数据会显示在屏幕上。“这些数据让我们直观了解自己的运动效果,老师也会根据数据评估我们的身体状态。”宋逸菲说。

  “有些学生心率上升过快,我们会及时提醒他们调整节奏。”在教师吴定锋看来,数字体育课非常智能化,“过去,学生的训练效果不好量化,如今老师能清晰掌握学生的锻炼进度,并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制健身方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在他看来,数字体育课是改进体育教学的有益尝试。

  此外,吴定锋在课程中加入项目管理、产品设计等模块,与同学们分享优秀的体育数字化项目。“操场可以升级成智能跑道吗?”“社区里的智慧健身设备能否接入医疗系统?”……同学们热烈讨论着数字体育的未来应用。

  “没想到,竞技宝JJB登录被调剂的课程反而成了最爱。”晚上7点,茶映杰仍在网球场上挥拍。

  一年前,这名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一新生因羽毛球课满员而被调剂到网球课。抱着“混学分”的心态,他不情不愿地来到球场,甚至一度因挫败想申请换课。直到一次练习中他突然开窍,小球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那份成就感让他爱上了网球课。他意识到,热爱的火种也许就藏在不断尝试后的突破之中。

  按照云南大学2021年出台的新规定:体测不达标的学生将无法拿到毕业证。云南大学细化了体育教学要求:每次体育课都包含体测项目练习环节,强化基础体能,引导常态化锻炼;增加体测次数,让不同年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测试时段;连续几年补充引进公共体育老师,还为不适合开展运动的学生开设保健课,为身患重大疾病或伤病的同学开通免测通道。

  茶映杰曾经运动能力较差,长跑不达标、引体向上很难完成,但为了完成每学期120公里的校园长跑任务,他不得不每天跑上几公里。渐渐地,茶映杰的长跑成绩提高了,以前跑两圈就开始大喘气,现在跑1000米全程都不觉得疲惫。“当我们在体育课中感受到快乐,那些流汗的瞬间、突破自我的时刻,都会转化为追求更大进步的能量。”茶映杰说。

  “体测标准其实‘严而不苛’,我体重较重,但多加锻炼也能顺利通过。”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学生汪震说。

  数据显示,2018年时,云南大学学生体测合格率不足七成,2023年和2024年合格率均已超过九成。

  当越来越多学生因体测而养成运动习惯,云南大学又开始在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上下功夫。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介绍,网球专项的王帅老师开设了匹克球课,体育舞蹈出身的舒可老师推出健身舞龙课,篮球教练王艺涵则开发了腰旗橄榄球课;还有飞盘课、拓展训练,以及减重就算学分的“健体与塑身”……这些新开设的体育选修课,一推出就被抢光。在王宗平看来,日益丰富的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收获健康与快乐。

  绿茵场上,飞盘俱乐部的学生奔跑传接;湖面上,皮划艇队员跟随教练口号奋力划桨;攀岩墙上,同学们“飞檐走壁”向顶峰冲刺……走进青岛城市学院,运动身影随处可见。

  该校以俱乐部形式开展体育教学,不仅涵盖足篮排、乒羽网、游泳等常见项目,竞技宝JJB登录还引入飞盘、瑜伽、搏击等新项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健身需求。“就像逛‘体育超市’,选自己喜欢的项目,练起来更有动力了。”计算机工程学院学生陈佳乐说。这学期,她加入橄榄球俱乐部,训练很辛苦,但心情很愉悦。

  自2008年设立首个体育俱乐部,到2017年正式纳入教学体系,青岛城市学院目前已成立23个体育俱乐部。学校征集学生意见并进行论证开设课程,打破了传统体育课的局限性,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兴趣为导向、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为保证俱乐部高质量发展,学校引进专业人才担任指导教师,根据水平进行分层教学。目前,全校学生体育参与度达97%,每年体测成绩稳步提升。

  会计与金融学院学生阎姝同加入台球俱乐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不仅掌握技能,还成为台球裁判。俱乐部成员分工明确:有的负责面试招新、活动拓展,有的负责器材维护。“俱乐部老师鼓励大家‘一专多能’,引导我们学习修杆、执裁或参与管理,这些都是宝贵经验。”外国语学院学生刘说。

  此外,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比赛的志愿服务、执裁等活动,近两年约200名学生获得体育职(执)业资格,增加了人生的可能性。

  看到学生从俱乐部走向广阔舞台,该校校长助理寇燎原很开心,“我们将继续挖掘体育的多元价值,实现以体育人的教育目标,让学生拥有更灿烂的未来。”